(资料图片)
为了给残疾人提供更贴心、更实际、更有效的服务,今年以来,我市通过整合优化各类资源、延伸拓展服务链条,为残疾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,打通关爱服务残疾人“最后一公里”,进一步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叶飞红是一名盲人康复师,平时除了在推拿店工作外,他还接受滨海县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平台的委托,对需要康复的残疾人上门服务。能用自己的手艺帮助他人,他感到非常开心。除了康复训练,滨海县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平台还会定期为残疾人提供家政服务、个人卫生的保洁。
滨海县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平台家政服务人员 杨海梅:“我们做残疾人服务,第一步要获得残疾人的信任,先开始万事开头难,刚开始做蛮难的,后来做做熟悉就好了,现在和残疾人在一起比较轻松。”
为更好地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,滨海县残联建设了17200平方米的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,时常开展调研走访,详细了解残疾人在生活救助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情况,并记录在案,打通服务残疾人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滨海县残联教育就业科负责人 王杏国:“逐一梳理、建立台账、制定措施;对当下能够解决的问题诉求,立即组织落实;对需要其他部门配合实施的,主动协调推进;对目前尚无政策支撑的合理需求,在深入调研和座谈研究的基础上,创造条件、争取支持,并不定期对残疾人需求情况强化跟踪办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