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住房保障让群众生活更方便、住得更舒心;城乡融合持续优化,农房改善留住美丽乡愁。近年来,我市住建系统坚持生态惠民,建设绿色宜居之城,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基础,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,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支撑,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创造高品质绿色幸福生活。
2022年全市改善农民住房2.1万户,新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15 个,年度命名数量位居全省第一,累计达 70个,总数全省第二;保护修缮省级传统村落 14个,新增中国传统村落5个。
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处处长徐爱文:“2022年,我市启动新一轮农房改善工作,在过去三年改善9.1 万户的基础上,利用五年时间再改善农房9万户以上。今年,我市积极推进绿色低碳乡村建设,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 1.9 万户,打造“5带18区”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。”
近年来,我市还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,有力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,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。
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和住房改革处处长仓峰:“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激励表彰,2022年,全市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新开工 3.64 万套,基本建成 2.5万套,分别超省定任务的43%和25%;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开工 3829套,超省定任务的30%;公租房租赁补贴发放1097户,超省定任务的71%。”
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是践行“人民城市”重要理念的关键抓手,也是我市建设绿色宜居之城的务实举措。我市坚持以“绣花功夫”系统化推进老旧小区改造,长效化开展物业小区治理,精细化提供优质服务,以“真心”换群众“舒心”,以“实干”换小区“新颜”。
公园新村居民 薛万富:“我们小区居民都是见证者、受益者,居民对这次改造都非常满意,我相信未来也会更加美好的。”
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处处长肖连:“2019年以来,全市共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12个、1723.8 万平方米,直接惠及居民 15.889 万户,29 个项目被评为‘省级宜居示范区’,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切实增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