逛夜市、吃夜宵、去夜游……一个城市的烟火气和生机,既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民生考量,也离不开繁华喧闹的夜市生活。今年以来,我市丰富多彩的“夜经济”已成为了满足市民个性化、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方式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暑期以来,射阳淮剧文化剧场每周末晚好戏连台,为市民朋友接连送上文化大餐。近日,剧场邀请中国戏剧梅花奖、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陈澄,同县淮剧团的青年演员们同台演出淮剧经典剧目《赵五娘》,让广大戏迷过足了戏瘾。
市民仇金祥:“《赵五娘》这出戏我已经看过可能有五六场了,今天晚上这台《赵五娘》演出了她的风采。”
红灯帐下,茶香四溢,余音绕梁,近3个小时8场戏,赵五娘的扮演者陈澄用她一气呵成、声如玉珠的大段唱腔以及凄美哀婉、楚楚动人的扮相,一次次引得现场观众纷纷叫好。
市民史小翠:“我每个星期都来看戏,因为这个里面环境好,我自己也在学,我希望跟艺术家越学越好。”
群众在哪里,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。入夏以来,滨海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,积极探索文明实践“夜模式”,延长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晚间开放时间,因地制宜开展道德模范宣讲、红色电影展映、淮剧票友交流、全民阅读、夏季村晚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,满足当地居民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,让文明实践在夜间真正“活”起来、“热”起来。
市民陈远凤:“这里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,我们家就住在附近,经常带我儿子过来看看,真的挺好的,我们非常喜欢。”
滨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顾涵:“我们已开展文明实践‘夜’精彩系列活动400余场,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走进群众、融入生活,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尽享文化大餐、乐享文明新风。”
暮色渐浓,新洋经济区爱琴海购物广场灯火璀璨、热闹依旧。盐城市首届夜宵文化节现场,烟火升腾,市民们在流光溢彩市集中流连忘返,淮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裔小萍率淮剧名家齐聚一堂,市民们纷纷拿起手机,记录下美好一刻。
市民徐后敏:“正好带着家里人过来吃夜宵、看淮剧,蛮好的。”
市民张士年:“特意从建湖赶过来,那么远赶过来听他们的戏,心中非常高兴。”
游夜市、品美食、赏演出。趁着凉爽的晚风走出家门,美食的烟火气充斥着繁华的夜市,精彩的演出装点了惬意的生活。在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同时,更拉动了人气,带动了经济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