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。锚定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的决策部署,我市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,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,推动实现就业“量”的扩大和“质”的提升,加快形成人才与城市的良性互动、双向奔赴。
日前,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“校企融合·助企发展(第二期)走进新能源”活动中,4所高等院校、4家人力资源公司以及15家企业负责人共聚一堂,现场解决企业“招工难”。
长春科技学院就业处处长于斌:“我们参观之后,感受到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和我们学校人才的培养高度契合。在此基础上,下一步跟园区内的多家企业进一步的沟通、洽谈,密切合作,为学生的实习就业和企业的发展助力,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。”
活动现场,福汇、华人运通、汉思科特等企业提出近千名员工的用人需求。高等院校及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逐一提出有效措施。记者了解到,该区持续完善人才扶持政策,常态化开展人才走访服务,加快推进校企合作,着力破解驻地企业技能人才用工难题。
汉思科特(盐城)减震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杨浩森:“我们汉思科特在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比较好,对于用工这一块需求与日俱增,包括一些操作工,一些工程师需求都是比较强烈的。再次也感谢开发区能够组织这样的活动,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,能够加强我们校企合作的一个窗口。”
近日,2023年“未来已来、就在东台”夏季人才招聘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。此次招聘共有111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,提供3859个岗位需求,6000多人入场求职,重点面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及往届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,同时兼顾新成长劳动力、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。晶澳科技、智泰新能源、天合光能等公司的招聘展位前,围满了求职者,人事专员一边向前来问询的求职者递上表格,一边介绍岗位信息、薪资福利等情况。
天合光能人事招聘专员孙有为:“这次招聘主要提供了十几个岗位,总人数800人左右。希望社会菁英、应届毕业生等有志之士来天合光能,一起和公司成长、发展。”
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应届毕业生崔钱鑫:“在现场感受到了东台的就业气息和氛围,很荣幸看到家乡有如此建设,想未来留住东台就业。”
“就”在盐城、双向奔赴。近年来,我市不断升级“黄海明珠”高校毕业生人才引进政策,推动“1+7”人才新政落地见效,梳理汇集9大类31条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,点对点向省内78所高校和省外106所高校推送。上半年,全市举办校园招聘会130场,参加招聘企业2495家,达成求职意向1.83万人,实施青年就业见习“扩岗行动”,累计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.5万个,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3742名,引进高校毕业生1.8万人。在全会精神指引下,我市将持续优化完善人才政策,健全就业促进机制,最大限度稳岗拓岗,鼓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就业,努力打造安心、放心、舒心发展环境,让盐城成为吸引各类人才的“强磁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