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 >  焦点>正文
12345督办面对面:改造农田致无法上水 村民灌溉难
时间 : 2023-06-24 20:09:25   来源 : 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

眼下已经是麦子的收割季,等待麦子全部收割完毕,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播种。但近期,射阳县陈洋镇双丰村的一位盛女士向12345来电反映称,自家田块的灌溉渠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过程中被破坏,面临着无法种植的困境,希望能够尽快解决。


【资料图】

村民反映农田灌溉难

盛女士告诉记者,去年冬天,村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正式启动,按理来说,这本来应该是一项惠民工作,但谁曾想,改造之后的农田竟给她带来了不少麻烦。

求助人 盛女士:“农田改造,水路全都改掉了,我们这个进水渠就被这个工程队给毁掉了,还有那个新开的沟子,水渠造到的地方没有沟子,水无法流到地里。”

因为原本的灌溉渠在进行农田建设工程时被改道,这导致了盛女士种植的农作物无法正常灌溉,这对种田大户盛女士来说,简直是被扼住了农业生产的“咽喉”。

求助人 盛女士:“然后我们就要求这个工程队或者是村集体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,因为我们是老百姓,国家给这么多的项目费用,不应该让我们老百姓来掏钱再整治这个渠道,你要不来(改造)我们自己有(水渠),你来(改造)了给我造成损失了。”

为保农时 自行疏通问题沟渠

为了解农田灌溉渠问题,记者来到了陈洋镇双丰村村委会,工作人员表示,事情已经解决,无需过多深究。

陈洋镇双丰村委会工作人员:“昨天晓得这个情况,昨天已经跟领导全部都会办过了,领导说的给她开渠,你昨天就弄的事情,昨天都已经操作了,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事情,我们村里面不是说没有解决。(这个工程是不是由村委会负责的)不是村委会负责的。(那是哪里负责的)他们是施工单位,我也不懂是哪里负责,农水投吧。”

记者又向盛女士了解到,起初,工程队和村委会谁也弄不清是哪方的责任,自然也就无人承担自己的损失。于是便拨打了12345热线进行咨询,随后村委会进行了回复,并告知盛女士,将帮助她解决农田无法灌溉的问题。

求助人 盛女士:“然后我在这边又等,等了多少天,人也没有,机子也没有。但是我为了我的种地利益,我不能耽误农时,我昨天请了挖机,来把这个沟子开出来了,但是开出来以后,这个费用村集体出,那出多少,谁来计算这个问题,钱什么时候到位,因为我要给钱给挖机的。”

设计单位考虑不周 积极解决保障村民权益

在村委会求证无果后,记者又来到了射阳县经济开发区,区党工委主任表示,盛女士田块无法上水的问题,根源在于设计单位在设计时,出现了失误。

射阳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主任:“高标准农田设计的时候,可能设计单位有缺陷,没有设计到那一块,中间有了一个大概应该有几十米的空白,没有把这个细节衔接做好,村里发现这个事情之后也跟他们做了沟通,跟施工单位都做过了沟通,施工单位认为是按照施工图来施工,高标准农田都有审批、有施工图,不在我的工程范围内,施工单位不承担(责任)很正常的。”

该主任表示,在了解到事情矛盾点后,区里第一时间开展了协调工作,之后推出了由村委会承担开渠费用的解决方案。随后,该主任又主动帮记者联系到了区农林服务中心的卞主任,卞主任表示,盛女士自己开挖水渠,是双方协商之后的结果,使用挖机产生的费用,也将尽快报销到位。

射阳经济开发区农林服务中心主任 卞国权:“为了让群众将高标准农田的水和她那边没有建设的地方进行衔接,我们和村居协调,将这一段进行连通,在连通的同时,我们和群众协调的时候,群众她自己家里有挖机,那么她就自己开挖,之后我们和村居协调,村居补贴她的挖机钱我们马上根据市场价的标准,每小时130块钱的标准,我们村居在十个工作日之内,把这个钱打给户主。”

纵横交错的农田沟渠作为农田水利的“毛细血管”,是庄稼灌溉的重要保障,一旦出现问题,对生产种植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。村委会作为最接近群众的职能部门,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矛盾化解在基层。在此,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切实将农民的事放在心上,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,农村才能建设的更美更好。12345将持续关注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