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滨海县正红镇大尖村一位村民向12345热线反映称,自己门前的这条水渠长期没有水,导致农田无法灌溉,要求尽快解决灌溉问题,那么,目前该诉求解决的进展如何?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。
门前水渠干涸 影响日常生活
(资料图)
接到诉求后,记者第一时间来到了正红镇大尖村东北组。彭先生告诉记者,眼前这条已经开裂的小沟,就是自己反映的灌溉水渠,自从去年水稻收割完之后,该条水渠就被抽干,且一直处于干涸状态。
滨海县正红镇大尖村村民 彭于连:“他稻收结束就把水拿干了,到现在就没有什么水,不要人在里面跑了,牛在里面跑都没有脚印子,拖拉机在里面开照开,你说老百姓没水得了吗,对不对?说句不好听的话,失火都没有水抢。”
彭先生表示,水渠的干涸,导致自己种的蔬菜无法就地取材进行浇灌,就连家里养殖的鸭子,都无法正常下河戏水,彻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“旱鸭子”。
滨海县正红镇大尖村村民 彭于连:“我要求不高,就让河里有点水就行了,河里能有这么深水就行了,浇浇菜这样那样的,对不对。”
干涸事出有因 目前采取过渡方案
那么,水稻收割后这么长的时间里,村里为何不对该水渠进行上水呢?带着疑问,记者找到了大尖村的陈书记,陈书记表示,保持水沟的干涸,是为了保障大部分村民的经济收益。
滨海县正红镇大尖村党总支书记 陈吉洋:“从他家到我们纂河边,两边的地势差比较大,如果把闸门打开,那就会造成下游500多户的700多亩土地受淹,这个小麦正在收割期,它是不能进水的,如果进水就会糜烂还有倒伏,而且还不能正常收割,这样会造成一个很大的经济损失。”
陈书记还表示,村组干部在前期进行实地勘察时发现,这条水渠附近一公里内,只有彭先生一户人家,且因为年事已高,彭先生并无粮食种植需求,因此,在权衡利弊下,就暂时没有对该水渠进行开闸放水。
滨海县正红镇大尖村党总支书记 陈吉洋:“他虽然没有种植,我们当时也做出承诺,就是你家所有的旱地有什么收成,都有我们村委会做出补偿,我们第一时间已经给了他200块钱承诺了,已经给了现金200,给他承诺以后所有的水费都由我们村里面出。”
完善解决方案 保障农户权益
针对彭先生此次提出的诉求,陈书记表态,将再次斟酌解决方案,切实考虑如何在保证该水渠有水的情况下,不影响其他农户的正常种植。
滨海县正红镇大尖村党总支书记 陈吉洋:“我们村委会将在小麦收割以后,组织挖机对河道进行一个清理,并且加上前期我们在中心路增加了一个节制闸,这样既能保证该户的用水,也不会影响来年其他农户的小麦种植。”
小小沟渠是农田排灌的关键,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产需求,水渠盈亏状态的把控也会有所区别。但此事也给我们基层工作者一个提醒,遇到问题要与群众做好沟通,并拿出最佳解决方案,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,助力农业生产、保障民生需要。12345将持续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