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雨至,万物生。当前我市小麦正进入拔节孕穗期,正是病虫害的高发时期,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,我市植保部门针对这一情况,迅速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广大农户做好防治工作,确保今年小麦稳产高产。
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,当前小麦生长已经抽穗扬花,正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。4月19日下午,在盐都区郭猛镇新跃村的一处麦田里,记者看到,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,一架大型无人植保机械在空中飞旋,正在对今年小麦赤霉病进行第一次防治。当前,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,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。
盐都区郭猛镇新跃村种植户王友春:“今年我种植的150亩小麦,根据植保站发布的病虫情报,对进入扬花期的小麦及时用药,目前我们使用无人机施药,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。”
谷雨节气气温偏高,阴雨频繁,特别容易致使小麦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流行。记者在建湖县沿河镇的一块麦田看到,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农药喷洒作业。据了解,农场使用的植保无人机一次可装载40升药水,飞行一次可以完成对近40亩小麦的喷洒作业,既省工省时又能起到农药减量增效的作用。同时,他们还在防控赤霉病的药液中添加有机硅等助剂,增加渗透性和粘着力,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病效果,减少农药对环境污染。
建湖县开红稻麦家庭农场负责人 朱开红:“这是第一次防治,大概5-7天之内还要防治一次,看天气,如果下次有雨,可能还要提前在雨前来打一遍。”
由于近期的气温上升,滨海县小麦已经进入拔节孕穗期,导致部分田块有白粉病、蚜虫等病虫害发生。滨海县各地种植户纷纷开始用药防治,同时,滨海县植保部门针对这一情况,迅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防治工作,确保今年小麦稳产高产。植保专家提醒广大农民,白粉病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,小麦受害后,可导致叶片早枯,分蘖数减少,成穗数降低,千粒重下降,一般可减产5%-10%。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抓住适期,优选药剂及时用药防治。
滨海县植保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宋邦兵:“随着气温进一步回升、雨水增多,田间病虫害发生程度将进一步加重。因此各地近期要组织开展一次以小麦白粉病、蚜虫、麦蜘蛛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治工作,对已发生白粉病、蚜虫、麦蜘蛛的田块要及时用药防治。”
小麦赤霉病是国家一类农作物病虫害,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,可防不可治,一旦发病将会导致小麦产量和品质下降,威胁小麦生产安全,甚至威胁人畜健康。大丰区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,坚持“预防为主、主动出击”药剂防控策略,出动专家深入基层,开展多元化、全方位的服务指导,全力打赢小麦赤霉病防控攻坚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