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 >  焦点>正文
下好“先手棋” 盐城开放发展“跑起来”
时间 : 2022-04-01 21:03:05   来源 : 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

三月里的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盐城繁花似锦、美景如画,处处呈现出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蓬勃景象。近年来,全面踏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盐城,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,不断深化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、产业、交通和供给联动,携手并进、开拓进取,加快建设长三角金色北翼。

盐城与上海既有深厚历史渊源,又有紧密现实联系。位于盐城高新区、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投资建设的盐城新能源研究院,专注于新能源储能技术、节能环保技术等前瞻科技的开发和应用,致力打造集科技成果孵化、高新技术产业培育、创新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研发平台。

上硅所盐城新能源研究院行政助理 单颖:“(我们)紧紧围绕盐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,利用上海平台的资源和技术优势,布局了包括安全储能、制氢、燃料电池等一批新能源技术项目。今年年初与无锡一家企业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,就是基于上海实验室的技术在盐城孵化的成果。”

记者了解到,上硅所盐城新能源研究院计划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,吸引3-5家行业领先的产业项目落户,年实现技术交易合同5000万元以上,目前已与上海电气等沪上企业完成相关技术的开发与转让,交易金额达2.5亿元。

上硅所盐城新能源研究院行政助理 单颖:“结合盐城发展规划,围绕新能源领域,能够逐步形成人才聚集优势,有更多的技术和项目在盐城高新区落地和孵化,服务当地企业,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。”

上硅所盐城新能源研究院的健康运营,只是我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,加快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。如今的盐城,正以更拼的劲头在长三角一体化坐标系下谋划未来,更大力度、更高层次、更宽领域推进融合发展,编制实施“十四五”建设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规划;高水平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和黄海新区两大战略载体。2021年新开工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232个,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8个。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开票销售690亿元、税收35.2亿元,增幅双双超两位数。今年,我市将深化与常州全方位战略合作,加快常州盐城工业园“一园两区”开发建设,推进两地之间经济、科技、人才、金融等方面合作,争创省内一流的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园区。

常州盐城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 王庆:“园区出台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,从项目建设、做大做强、科技创新、数字化转型等六个方面推出20条支持政策,共对园区34家企业兑现奖励资金1909.5万元。一季度成功签约晶科科技、辰路复材、重庆风渡新材、小鱼出行电动车生产基地等8个亿元以上项目,总投资达到140多亿元。”

下好改革创新“先手棋”,汇聚开放发展新动能。我市坚持以开放的视野加快开放的步伐,全面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0条新政。2021年以来,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入库率、指南完整度、可网办事项及即办件事项占比均达100%,全省第一;不见面事项占比99.9%,全省第二。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等改革试点经验153项。展望“十四五”,全市上下坚决扛起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职责使命,推动改革再出发、开放再提速、创新再发力,每年实施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,实际使用外资、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%;坚持陆海统筹,做大做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和黄海新区两大战略空间,加快建设沪苏、常盐、苏盐等共建园区,积极承接上海、南京、苏锡常等长三角城市以及珠三角地区科技、产业项目溢出转移,今年新招引长三角地区超亿元产业项目300个以上,用好改革“关键一招”,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,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盐城经验,努力闯出新天地、实现新跨越。

标签: 做大做强 工业园管委会

相关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